新加坡2025年最新劳动法规解读与市场数据洞察

作为全球商业中心,新加坡持续优化劳动法规以适应全球经济变革。2025年,企业需重点关注以下关键变化与市场趋势:

核心法规更新

外籍人才政策调整

-就业准证(EP):2025年1月起,非金融行业最低月薪提至5,600新元(金融业6,200新元),续签同步适用,薪资门槛随年龄递增。

-S准证:9月起最低月薪升至3,300新元,40岁以上申请者最高需4,800新元;一级配额费增至650新元。

-工作准证(WP):7月起取消最长有效期限制,最高就业年龄延至63岁,职业范围与来源国扩大。

-强制公积金:雇主与外籍员工需各缴纳月薪2%的公积金,缩小与本地员工社保差距。

本地人才保护强化

-公平考量框架(FCF):招聘外籍员工前,须在官方平台刊登14天广告优先考虑本地人。

-反歧视立法推进:2025年将完善职场公平法规,禁止招聘及晋升中的歧视行为。

灵活工作制度化

-人力部将发布弹性工作地点、时间及工作量实施指南,为企业提供标准化框架。

福利保障升级

-陪产假延长至4周;

-被裁新加坡公民可申领最高6,000新元求职补助(2026年覆盖永久居民)。

市场趋势洞察

就业市场降温
2025年Q1新增就业仅2,300人(低于2024年Q4的7,700人),失业率微升至2.1%,仍处国际低位。

薪资增长分化
整体薪资涨幅收窄至2%-5%,但科技、金融、医疗及物流行业核心岗位涨幅领先。

人才竞争加剧
近半数员工换职要求加薪15%-20%;工作灵活性、技能发展机会成为关键留才因素。

技能需求聚焦
人工智能、网络安全、金融科技及生物医药领域人才紧缺,裁员主因转向业务重组(2025年Q1裁员降至3,300人)。

企业行动建议

合规优先:实时跟踪EP/SPass薪资门槛及公积金缴纳新规;

薪酬策略重构:结合物质与非物质激励(如灵活办公),应对人才高期望;

技能投资加速:针对高需求领域开展员工再培训;

管理机制创新:建立标准化弹性工作制度,提升员工体验。